舞蹈学院开展“三抓三促”行动系列活动之十七——课程思政实践教学成果汇演暨第十一届舞蹈沙龙第四场:《溯·源》

发布者:崔永红发布时间:2023-06-03浏览次数:133

舞蹈学院开展“三抓三促”行动系列活动之十七——

课程思政实践教学成果汇演暨第十一届舞蹈沙龙第四场:

《溯·源》

61日晚,西北师范大学舞蹈学院学习贯彻二十大 三抓三促谱新篇课程思政实践教学成果汇演暨第十一届舞蹈沙龙第四场——《溯·源》在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厅举办。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本场汇演以“溯源”二字为主题,其意为追本溯源,表示去探寻事物的根本、源头。“参天之木,必有其根,环山之水,必有其源”,中华历史上下五千年,一路走来脚下踏的是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中国舞蹈艺术的发展路上,我们应该打牢舞蹈历史文化根基,在浩瀚的舞蹈历史中去不断探索舞蹈艺术的鲜活。究竟何为舞蹈文化的根脉呢?让我们跟随2021级舞蹈学班的同学到这场舞蹈溯源之旅中探寻答案吧!

乡音乡情是每个人都无法割舍的情怀,群舞《梦回故土》怀揣着对家乡的思念,舞动着梦想的翅膀,飞向那美丽的故乡,回到梦开始的地方,倾诉着心中的渴望。

点高山是现如今流行于武山县滩歌、龙泉乡一带的汉族民间舞蹈。原创群舞《点高山》将氐羌民族文化和汉族端午节风俗融合在一起并用舞蹈作品呈现出来。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作为橘树它选择了忠诚,永远扎根于那片眷念的故土。群舞《橘颂》生动演绎了荆楚文化中的浪漫旖旎。

古典舞精粹篇:《剑舞》是古典舞中继承传统、弘扬传统并与时代精神相融合的最具代表性的一种;《逍遥》是根据竹林七贤的故事所创作的一支男性舞蹈,以庄子“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力求表达中国文人的形象。

群舞《遥远的路》讲述的是一群部落勇士,在举部迁移的路途中不畏艰险,为部落探路而付出生命的故事。年轻的勇士正如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建设过程中,我党无数前赴后继、不惜牺牲自我的探索者,他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

鬓云欲度香腮雪,衣香袂影是盛唐。”群舞《唐宫夜宴》展现出大唐的盛世风韵。该舞蹈作品以创新的手法抹去时间遗留的灰尘,展现出具有历史风韵和魅力的大唐文化。

民族舞精粹篇:单人藏族舞蹈《恩情》运用道具热巴鼓,展示出别具一格的藏族文化;维族舞蹈《思念》运用身体各个部位的动作同眼神配合传情达意,表现出了热情、豪放、稳重、细腻的风格韵味;双人舞《淅淅沥沥》展现了两位美丽的傣家少女在春的怀抱中尽情俏皮玩耍的场景,婀娜多姿,轻快明朗。

男子群舞《康巴汉子》将“康巴汉子”这一雅江特色形象化,使民族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有机结合,传承了康巴汉子原生态的民族民间文化,丰富了雅江康巴汉子文化形象和内涵。

原创作品《阿娜的天鹅琴》通过运用裕固族独有的乐器——天鹅琴,展现出裕固族特别的风土人情,进一步宣扬了民族文化,推动了裕固族舞蹈在社会的普及。

男子群舞《拱卒》以中国象棋为题材,运用中国古典舞群舞的表现形式巧妙地把写实的棋局与写意的战场厮杀相结合,诠释了“卒”临危不惧、勇往直前的优秀品质。舞蹈动作简洁流畅,以鲜活的艺术手法突出了中国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情怀。

中国的古典舞与民间舞在历史的长河中互为借鉴,互为引领,构成了中国舞蹈的气派、形成了中国舞蹈的风格。峥嵘过往已彪炳史册,璀璨当下不断延伸,光明未来需要踏实开拓。舞院学子将带着强烈的“寻根”意识,坚定继承前人们所创造的舞蹈文化精髓,创作出既有传统审美,又兼具时代精神的舞蹈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