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0)this.width=740">&nbs" />

“西北地区舞蹈艺术人才培养”项目培训课程(二十) ——《礼乐文明视野中的周代乐舞》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5-05-22浏览次数:199

 

 

519下午,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韩高年在舞蹈学院一楼多媒体教室做了题为《礼乐文明视野中的周代乐舞》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舞蹈学院院长邓小娟主持,2014年国家艺术基金“西北地区舞蹈艺术人才培养”项目培训班的全体学员和我校舞蹈学院的百余名学生聆听了此次报告。

报告会上,韩院长从舞蹈的起源、周公制礼作乐与礼乐文明格局的形成、周代舞蹈教育、关于舞蹈史研究的建议四个方面入手展开授课内容。他指出,制度作乐的实质是中国历史上一场影响深远的“制度创新”;《诗经》是周代乐舞的辅助表现手段,一方面配合乐舞,另一方面描述周代乐舞的演出状况;礼乐相须为用,礼无乐舞不行。周代乐舞具有创编动机的实用性、内容的叙事性和纪念性、形式的原始性、主体的职业性、演出场所和观众的专属性、展演形态的综合性等特点,对乐舞本质的认识及乐舞教育思想的学习有利于多学科交叉的舞蹈及舞蹈史空白的填补,同时也有助于乐舞文化资源发掘与文化产业发展的研究。

会后,邓院长对本次学术报告做了总结,韩院长对学员们提出的人文素养方面的问题一一做了解答,报告会在师生们的热烈掌声中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