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体育艺术中专部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20年度)

发布者:江琦发布时间:2021-03-10浏览次数:478




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2020年)


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体育艺术中专部

20213



 目    录

一、学校情况..........................................2

   (一)学校概况.........................................2

   (二)学生情况.........................................2

   (三)教师队伍.........................................2

   (四)设施设备.........................................2

二、学生发展..........................................3

   (一)学生素质.........................................3

   (二)在校体验.........................................4

   (三)资助情况.........................................4

   (四)就业质量.........................................5

   (五)职业发展.........................................5

三、质量保障措施......................................5

   (一)专业动态调整.....................................5

   (二)教育教学改革.....................................6

   (三)教师培养培训.....................................6

   (四)规范管理情况.....................................7

   (五)德育工作情况....................................8

   (六)党建情况........................................9

四、校企合作.........................................9

   (一)校企合作开展情况和效果..........................9

   (二)学生实习情况....................................9

五、社会贡献.........................................9

六、举办者履责.......................................10

   (一)经费............................................10

   (二)政策措施........................................10

七、特色创新.........................................10

    案例一:“五育并举”  提升育人质量............... ...10

八、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15

   (一)主要问题........................................15

   (二)改进措施........................................16




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体育艺术中专部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一、学校情况

(一)学校概况

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体育艺术中专部成立于1998年,是甘肃省计划委员会、甘肃省教育委员会(甘计社[1998]133号文件)批准的国家正规全日制舞蹈学普通中专学校,学制四年,现为甘肃、西北地区实力较强的舞蹈教学基地。中专部现设甘肃省歌舞剧院和兰州市歌舞剧院两个教学点,属合作办学。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学校逐渐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方法,并坚持走以理论教学与舞台实践相结合的道路,为了培养优秀全面的舞蹈人才,教师勤于钻研,勇于创新,既重视艺术教育与创造实践,又善于教学理论探讨。建校20多年来,学校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得到了社会各界和专业人士对学校办学质量的肯定和认可。

(二)学生情况

学校现有在校生人数219人,本年度毕业生36人,招收新生35人,全部为普通中专学生。由于舞蹈专业的特殊性,本校无初中毕业生,招收的全部为小学毕业生。本年度学生休、退学11人。

(三)教师队伍

目前,本校教师44人主要由甘肃省歌舞剧院和兰州市歌舞剧院教师兼任(属于聘请校外教师),我校5人负责管理。

(四)设施设备

 因本校学生在甘肃省歌舞剧院和兰州市歌舞剧院两个教学点管理,所以属非学校产权校舍建筑面积共同使用。其中:教室建筑面积为2519平方米;行政办公用房建筑面积为225平方米;学生宿舍建筑面积为1891平方米;学生食堂建筑面积为417平方米;教工食堂建筑面积为255平方米。

二、学生发展

(一)学生素质

1.思想政治状况。目前我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整体良好。但有一少部分学生仍然存在理想信念不坚定以及认识错误;部分学生思想上偏离了正确的“三观”,侧重于物质追求和享受;部分学生厌学情绪严重,对学习的重要性没有足够的认识。

2.文化课学习。学校非常重视文化课的培养和提高,根据高考教程安排开设有语文、数学、英语、历史、地理、政治,乐理等课程,文化课教师都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同时要求各科教师每学年每学期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笔记,并由文化课负责人定时检查、随堂听课。使教师严格教授、学生认真学习。  

3.专业课方面。学校专业课开设有芭蕾舞基训、古典身韵、民族民间舞、素质课、敦煌舞、毯子功技巧、排练等相关课程,课程设置上采取由简到难逐年加深,使学生在四年的舞蹈学习中融会贯通,使之发展成为技术全面、个性鲜明的舞蹈演员。两个教学点配备并外请了业务能力强、有教学经验的教师,并要求教师认真备课、上课,总结经验、因材施教,使学生在掌握舞蹈技巧的同时能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和素质。   

4.学生体质。学校积极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今年相继开展了跳绳、拔河、广播体操比赛和田径运动会等体育活动,较好地促进了学生健康素质的提升。今年学生体质测评合格率为100%,比2019年提高了2个百分点。

5.毕业情况。学校认真贯彻国家和省市学生管理有关规定,严把学生毕业关,保证学生毕业质量。2020年毕业率为  98%,比2019年上升1个百分点。

(二)在校体验

我校通过国家示范校后续建设,学校整体办学水平明显提高,现不管是教学硬件建设、管理服务水平还是生活保障能力等,都有了大幅提升。如:练功厅等多个实训室的建设,使学生日常实践技能训练有了充足保障;各班级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学习兴趣更浓,学习效果更佳;数字化图书的应用,是学生读书更方便;《学生安全常识》进课堂,强化了安全意识教育;团学组织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学习得到有力促进。

通过本年度问卷调查,学生对于学校的环境、教学设备设施、教学模式、管理机制以及住宿生活条件等各方面满意度较高,具体数据显示为:理论学习满意度为87.52%;专业学习满意度为86.17%;实习实训满意度为89.78%;校园文化与社团活动满意度为81.10%;生活满意度为85.64%;校园安全满意度为88.45%;毕业生对学校满意度为86.37%

(三)资助情况

学校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有关资助政策要求,切实加强对资助工作的领导,成立了专门的资助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单独部门,配备了专门人员落实此项工作,并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做到了制度上墙,评选公开透明,确保了国家助学金和免学费政策的严格落实。2020年春季助学金发放5.6万元,受助学生56人;2020年秋季助学金发放2.2万元,受助学生22人。2020年春季免学费发放28.35万元,受助学生189人;2020年秋季免学费发放20.25万元,受助学生135人。

(四)就业质量

舞蹈表演专业学生初次就业起薪一般为每月3000元。2020年升入高等教育的学生比例为98%,比2019年增加0.2%

(五)职业发展

我校毕业生由于在校期间课程安排扎实,专业技能突出,进入企业岗位后能很快适应岗位要求,岗位迁移能力较强。

三、质量保障措施

(一)专业动态调整

 学校建立了专业调整动态机制,成立了人才需求调研论证小组,坚持以服务地方经济为主导,统筹规划和不断优化专业设置。

1.完善专业建设机制。一是立足地方对接地区产业发展,从建设文化大省的需求出发。定期开展科学论证,设置引领行业发展、职业变化的新兴专业。二是开展专业调研论证,严格申报审批程序,定期开展专业建设咨询、专业调整研讨等。三是专业建设有规划、有目标、有方案、有措施、有特色。四是建立人才培养与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

2.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学校严格执行国家和省有关要求,科学制定并滚动修订各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一是深入开展市场调研,提高专业与产业、课程与岗位、技能与职业标准的吻合度。二是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每年定期召开专业建设研讨会,充分听取相关行业、企业意见,开展职业分析与教学分析,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滚动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以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现已完成三个重点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

(二)教育教学改革

 我校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1.积极推进课程改革,不断完善课程标准。根据人才培养方案,我校经过调研论证后,编制和修订课程标准。修订过程中,坚持行动导向教学原则,采取项目化、任务化、模块化等形式,细化教学单元,进一步明确知识点、技能点,增加实训教学项目,强化教学目标和评价方法,努力提高课程标准的指导性、操作性和有效性。同时,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明确教学团队。构建了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理论与实践相融合、教学内容与岗位需求相适应,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高职相衔接的课程体系,形成了适应新兴产业、新职业、新岗位的校本课程。

2.严格按照人才培养方案开足开齐各类课程,教材选用规范。德育课、文化课采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国家规划教材。同时,根据教学需要和学校实际,积极开发实训教学技能教材,努力建设精品课程建设。

(三)教师培养培训

 学校一直坚持“突出重点、优化结构”的原则,扎实开展师资队伍建设。从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专业理论水平、实践教学能力和教学科研能力等方面着手,全面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努力打造一支“学习型”、“创新型”、“精英型”的优质师资队伍。

1.师资队伍建设目标明确。制定了教师个人发展规划和年度目标,建立了专业负责人制度。

2.创新校本培训模式。校本教研中,要求教师围绕课程、课堂积极主动地进行“自我经验”反思,通过案例分析、集体备课、教学研讨等一系列活动,着重解决如何促进教师个人专业发展、如何提高教师整体素养问题。

3.突出技能训练。要求专业课教师既要学历达标,又要专业技能过硬。

(四)规范管理情况

经过建校20多年来的不断探索和总结,学校已制定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行为规范和制度,制定行政管理制度、教研组长职责、教师管理细则、班主任职责、管理员职责、值班管理制度、学校学生安全管理制度等。在每一级新生入校前我们都会通过往年工作的总结,重新编定《学生管理守则》特别是对违纪学生的处罚条例进行了合理规范,使处理犯错学生有章可寻,有条可依。这样做到对违纪学生及时发现、及时教育、及时上报、及时处理。严格的学校管理制度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生活、学习习惯,这也是多年来学校声誉的保证。

在思想政治方面,同学们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学校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对国家前途充满信心。学校坚守“严格、勤奋、求是、文明”的校训,积极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发挥党建、团建在学生管理中的作用,学生综合素质稳步提升。   

在安全管理方面。学校成立了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领导和监管。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加强教育、群防群治”的原则,认真落实安全责任制,建立健全隐患治理和危险源监控制度,加强事故预警、预防和应急救援工作,消除安全隐患,努力构建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五)德育工作情况

 我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因材施教”的育人方针,牢固确立“个个能成功,人人会发展”的德育理念,以构建和谐校园为载体,创造性地开展德育工作,强化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以主题鲜明的校园活动为切入点,创新德育工作,创建德育管理品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切实加强“教育引导,心理疏导,人文关怀,规范管理”的德育工作机制,坚定不移地走内涵发展道路。

1.德育教师队伍齐全,业务能力强。按课程设置要求配足配齐德育教师。德育课有大纲、有教材、有计划、有课表、有教师,保证了德育课的正常教学。德育教研组定期开展教研活动,积极探讨德育课活动教学方法。

2.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打造浓郁的育人环境。近年来,我校一直以学校文化建设为载体,通过师生的传承和创造,积累了一定的精神成果和蕴涵这种精神成果的物质成果,同时在新的时代环境下又不断地进行创新和改进。教室走廊都挂有励志名人画像等,教室内部根据各班专业特点设置标语、展示创意、彰显个性。

3.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陶冶学生情操。一是开展“军校共建”活动。坚持新生入学开展军训活动,为学生在校期间养成良好生活行为习惯等打下坚实基础。二是围绕专业学习开展活动。如组织开展专业知识竞赛、技能竞赛。三是结合政治教育开展活动。每逢大型节日或纪念日,不失时机地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如:开展3.15“学雷锋”活动、护士节纪念大会、庆“七.一”革命歌曲演唱会、国庆节书画展、纪念“一二.九”运动征文展等,培养学生政治道德素质和爱国主义精神。四是针对学生性格特点,积极开展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校园文化活动。校园主持人大赛、文艺晚会、趣味运动会、学生安全知识竞赛、校园规章制度知识竞赛、主题班会、“我爱我校”视频比赛活动等,通过开展活动,促进了管理,增强了向心力,学生的精神面貌明显好转。

(六)党建情况

学校党委在上级党委的领导下,强化学习风气,认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题学习,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支部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开展党员日活动。狠抓廉政建设,加大责任制落实力度,坚持把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作为党建的一项经常性工作长抓不懈,进一步提高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学校党委的政治核心、战斗堡垒、监督保证作用和全体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稳定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促进学校跨越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和组织保障。

四、校企合作

(一)校企合作开展情况和效果

我校本来就是跟兰州市歌舞团、省歌舞团合作办校。

(二)学生实习情况

通过调查统计,学生实习人数占学生数比例为40%,实习累计时间达5个月以上,专业对口实习占实习学生比例达 100%

五、社会贡献

学校自1998年建校以来,目前已招收14届学生,共计885人。每当接到招生计划工作任务的同时,学校通过校务会对招生工作做详细的部署和安排,分派安排部分老师在兰州和省内各地进行招生考试,并通过互联网尤其是微信平台发布招生启示,目前生源良好。学校目前毕业11届学生,共计655人。学习成绩优异者,优先考虑选留甘肃省歌舞剧院舞蹈团、兰州市歌舞剧院参加工作,同时还享受考取西北师范大学舞蹈学(本科)后,边上班边上大学的优惠待遇。

 著名影视演员罗海琼,西北民族大学舞蹈学院院长李琦,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周蓓、上海舞蹈学校教授田青、北京舞蹈学院教授石琳都是在我校完成了他们的中专学业。

六、举办者履责

(一)经费

今年,我校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标准为3000/生,政策性经费落实到位。由于地方济经困难,本年度对我校无其它经费投入。

(二)政策措施

2020年,学校修订了一整套管理制度,实现了全校管理各环节的全覆盖。制定了《中长期教师建设规划和培养方案》,建立师资队伍引进、培训、晋级、奖惩新机制,着力打造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兼职教师三支队伍,引领师资队伍水平整体提升,形成了师德高尚、结构合理、业务过硬的优秀专业教学团队。

七、特色创新

案例一:

 “五育并举”  提升育人质量

为认真贯彻国家和省上关于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有关政策和理念,全面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努力提升育人质量,我校强化人本观念,结合学生特点和学校实际,注重以 “五育并举”举措提升育人质量,即“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活动育人”,收到明显效果。

一、实施背景

学校德育工作主要以班主任工作德育模式为主,由于班主任承担了大量的教育任务,工作量大,对学生课余时间的思想、生活引导力度明显不足。导致形成“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千面一律”的教育方式,很难做到关注到每一位学生。因而,单一的班主任工作德育模式的成效直接影响到了学校的德育工作效果。

另外,学校“重管理,轻服务” 的教育管理思想,虽然有所转变,但长期形成的只求“管住学生,维持秩序,不能出事”的意识仍然时常表现在日常管理之中。缺乏“以教育为中心,以服务为宗旨”的学生教育管理意识和氛围。

基于以上原因,我校决定突破德育瓶颈,全面开展“五项育人”德育教育,借助中职学生在校期间正是其世界观形成阶段并且可塑性强这一有利时机,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对他们开展德育教育,以培养出思想品德优良、专业知识扎实、综合素质全面的学生。

  1. 工作目标

1.围绕“提高学生文化素质,打造德育工作品牌”的工作目标,在学校各部门的齐抓共管下,通过“五项育人”提高学生文化素质的同时,把学生培养成“宽基础,高技能”的新型技能人才。

2.实现德育内容系列化、管理制度化、方法科学化、手段现代化的德育活动路径及策略。从而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活动育人”的五项育人德育教育模式。

三、“五育并举”的实施

1.教书育人。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也就是说,老师不只是简单的教书匠,还要教授学生为人处事的道理与主动学习的可贵品质。因此,我们在职业教育中,既强化“教书”,同时又强化“育人”。(1)贯彻改革理念,教好书。严格遵循现代职业教育理念,积极推进职业教育改革,遵循学生学习规律,调整专业设置,优化知识结构,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评价模式等的改革创新,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提高专业教学质量。(2)培养职业素养,育好人。要求教师在教好书的同时,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教会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职业操守。为此,开设了政治思想教育课、礼仪课、等课程,强化学生政治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德艺双馨的舞蹈专业技术人才。

2.管理育人。在学生管理过程中,不断加强制度建设,相继制定了《学生操行考核办法》、《学生文明行为公约》、《学生考勤制度》、《学生安全教育及管理规定》等一系列配套管理制度,强化制度管人,使学生管理工作实施有了良好的遵循和保障。学生在严格规范的制度管理下,学生逐步养成了良好生活行为习惯。

3.服务育人。教师在对学生的各项服务中,注重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体现良好的服务水平,以“正能量”积极影响学生、引导学生。

4.环境育人。以优美舒适的自然环境和优雅健康的人文环境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德育渗透。(1)实施“绿色教育”,开展绿色校园文化活动,增强环保及生态建设意识等,从而达到“校园处处是教育,学生时时受熏染”的效果,充分发挥环境育人功效,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情操得到陶冶,素质得到提升。(2)人文环境。以贴近学生实际的校园文化氛围,提升育人品位和效果。一是布置有特色的软性环境。学校校园、走廊、教室、宣传橱窗除悬挂部分名人画像或标语性内容外,还通过学校板报、学习园地、校报、电子屏上进行一些学生技能大赛及获奖实景、专业介绍、名师与学生合影、优秀毕业生和优秀教师事迹等图片或宣传画的展示。这样既贴近学生实际,又生动活泼,使学生起到强化认知、树立目标、明确榜样、激励励志的效果。同时我校校园广播也在德育教育中起到重要作用,校广播站通过校团委、学生会,努力培养和发现人才,充实播音员队伍,以“加强思想政治宣传、弘扬校园主旋律、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为宗旨,及时报道校园新事、好事,体现时代精神,富有时代气息,激浊扬清,使学生可以在校园的各个角落享受悠扬悦耳的轻音乐及其他广播节目,使整个校园弥漫浓厚的青春气息。

5.活动育人。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陶冶学生情操。(1)开展“军校共建”活动。,每年新生入学开展军训活动,为学生在校期间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等打下良好基础。(2)围绕专业学习开展活动。如:专业知识竞赛、技能竞赛等比赛项目等。(3)结合政治教育开展活动。每逢大型节日或纪念日,不失时机地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如:开展3.15“学雷锋”活动、五四青年节演讲活动、护士节纪念大会、庆“七.一”革命歌曲演唱会、国庆节书画展、纪念“一二.九”运动征文展等,培养学生政治道德素质和爱国主义精神。(4)针对学生性格特点,积极开展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校园文化活动。如:校园主持人大赛、文艺晚会、趣味运动会、学生安全知识竞赛、校园规章制度知识竞赛、主题班会、“我爱我校”视频比赛活动等,陶冶学生情操,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四、成果与辐射

1.通过“五育并举”的实施,树立了教师队伍“专业有德育、德育为专业”的育人理念。建立了长效育人机制,优化了德育工作,突出了专业教育、社会公德、传统美德教育、校园文化、人文精神建设,切实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保障。

2.打造德育主力军——班主任队伍。打造了一支思想观念新、创新能力强、整体素质高的班主任队伍。古人云“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学生身上体现着教师的教育影响。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无不使学生耳濡目染,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只有教师本人具有良好的个性品质,才能胜任新时期德育工作要求,以提高教学质量,从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3.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阵地。初步形成了德育工作的整体氛围。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既体现了中职学校校园文化共性,又突显了我校的特色文化个性,并有针对性地引入了先进企业文化。这些建设内容包括:大力倡导团队合作精神,大力弘扬吃苦耐劳精神,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加强遵纪守法教育、诚信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安全教育等。在办学过程中,逐渐培育闪光点,形成新特色,提炼校园优秀文化要素,形成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阵地。

4. 形成了积极的校园道德舆论。学校通过校园广播、校刊、阅报栏、宣传橱窗、图书阅览室等各途径,营造出高格调、高品位、艺术性、思想性和理论性等特点的舆论宣传格局,使整个学校充满了正确的舆论气氛,从而促进优良校风的形成。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提高”的意识和能力,形成了全方位、全过程的整体育人氛围。

5. 形成了良好的校风和教育管理秩序。通过德育教育让学生认识到,作为当代青年,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广博的业务技能,更要具有崇高的理想、良好的品质和敢于拼博、勇于吃苦的精神。我校通过入学前教育暨军训,加强学生的组织纪律观念,培养专业兴趣,增强爱校意识,促进校风、学风建设;通过对学生进行军事化训练和管理,让学生亲身体验纪律严明的军事化训练,树立正确的信念和人生观,养成扎实过硬的作风和优良的道德品质,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继承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从而以昂扬的斗志和焕然一新的精神风貌投入紧张而又充实的职业学校生活。

五、体会与思考

德育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系统工程。教师与学生都是职校教育的对象,是德育新理念的新认识。教师既教学生,也教自己;学生既接受教育,也要影响教师。只有全体师生共同努力,才能创造和谐的德育氛围,构建中等职业教育绿色通道的方向——德育教育。作为职业教育者,应摆正自己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思想认识,达到人教合一,为国家培养更多素质全面的全方位技能型人才,为学生的个性品质得到健康发展、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提供坚强保证。

.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一)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依据舞蹈艺术规律,学习舞蹈最佳年龄段应为十一二岁左右,但国家教育部门在学籍管理方面出台的一些新政策、新规定,使得我们在招生时压力较大,比如:根据国家教育部门规定,有些孩子本该还在接受义务教育的阶段,但却梦想进入我院舞蹈中专学校进行学习,如此,便造成在办理相关学籍档案过程中困难重重,从而,导致很多家长顾虑颇多,只能选择让孩子继续接受义务教育,最终成为我们招生的最大瓶颈,因此,生源问题值得深思。这需要教育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家庭的共同努力。

2.受固有思想影响,学生潜意识中普遍认为专业第一,文化课第二,因而,在文化课学习方面,重视度和积极性不高,成绩相对滞后,对他们综合艺术素养的培养与提升而言,极为不利。以此提高文化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迫在眉睫。

  1. 改进措施:

1进一步强抓师资队伍建设,努力为优秀人才的培养提供更为良好的师资前提。

多年的舞蹈中专办学经验告诉我们,没有优秀的师资,就没有优秀的教学成果。为此,今后工作中,我们将努力克服困难、确保相应资金需求得以满足前提下,通过下列举措,最大化提升和增强我院舞蹈中专学校整体师资水平:

1)争取更多机会,以“送出去”方式,尽可能多的选派在职教师(以专业课教师为主)赴国内外资深艺术院校学校进行短期或中期培训学习(包括参加一些专业艺术论坛等);

2进一步采取“请进来”方式,邀请更多国内外知名专家莅临授课讲座

3)进一步接洽诸如北京舞蹈学院、中央民大、军艺等行业内知名度高的院校优秀毕业生来我校实习。

4)积极开展与其余同类院团的交流沟通、互学互鉴。

上述四个方面的举措,可以使教师一面更好地提升自我专业知识水平,一面对新时代新形势下的先进艺术教育理念和方式方法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和认知,进而用以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实现教学成绩的新转变。

2.进一步深化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积极为学生日后正式登台创造有利条件。

以往教学中,我院舞蹈中专学校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做法取得了鲜明效果,学生除了接受学校正常课堂学习外,还可以参加院里的相关舞台演出,使他们得到了较好的舞台锻炼,为他们毕业后尽早地适应舞台、进入角色创造了便利条件。今后,我们将继续为他们提供更多舞台实践机会,进一步深化提升他们的理论实践结合效果,同时,也多安排他们走近舞蹈剧院正常排练演出这一鲜活的、不断更新的教材,进行观摩学习,从而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和熏陶,极大促进提升他们的专业素质。

3进一步消除“重专业、轻文化”观念,全面提升学生综合艺术素养。

 过去十多年间,“重专业、轻文化”观念的存在,导致我院舞蹈中专学校即便是最优秀的学生,也仅仅是专业的优秀,而文化知识水平令人担忧。为此,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引导学生们消除这一固有不良观念,使他们真正从思想上和行动上都对文化课予以更高的重视,在追求专业课成绩的同时,也认真学习文化课,以较为深厚的文化底蕴为专业提升做支撑,争做一名综合文化素养良好的优秀舞者。

-